

四月小姐住在河岸旁邊的一處老公寓,一進門是小小窄窄的樓梯,是安靜的墨綠色。四月小姐的房間是兩面採光,擁有三面大窗,而陽光透過窗外大樹的葉縫中照入房間,而河岸的風也吹進這小小的房間,雖然空間並不大,但整個房間的空間性卻不會顯得狹小。每樣東西在裡面好像都有一段故事,當你摸著他,你會知道他曾經流浪過,他帶著個自的記憶來到這裡。
1. 從跳蚤市場買回來,加上修理費約兩百元。已跟著四月小姐十年多,每次搬家後,看到這盞燈就會有回家的感覺。
2. 回收場撿回來的鏡子,增加空間感,出門的時候也是不可或缺
3. 用自己撿到的檜木五斗櫃換來的五斗櫃
4. 回收場撿回的沙發墊子,上面的抱枕有些是從IKEA買的以及用撿的
5. 歐風小箱子,客人多時可以加一塊板子,放更多東西
6. 剛好有人搬家多出來的床墊,客人多時,可鋪上布,就可當作沙發

1. 路上撿回來的木板,再去買三角支架
2. 在骨董店前撿回的木板,上面加上鐵架與S掛勾,可吊杯子與壺。下面柵欄則可插入盤子
3. 路上撿回的小紅板凳
4. L型的空間裡架設廚房的工作平台與儲藏空間。
5. 四月小姐的小巧思,把原本沒什麼作用的盆蓋放在卡斯爐上又變成可以放置東西的平台
6. 從跳蚤市場買回來的小冰箱(600)

對於家/房間的定義
安靜,不被影響,
回到房間,再忙再累都不用去假裝或客套,
而且你的忙與累是可以被接受。
這個空間對你的影響
在一片樹影的包圍下,
妳會感覺有個老房子在那裡靜靜低等著你。
會有更多的時間與自己相處,
也省下去咖啡店的錢。
妳喜歡用怎樣的方式佈置你的房間?
不用花錢撿到家具或朋友不要的,也喜歡到二手家具店或跳蚤市場,有些家具跨了年代,更顯得出他的味道。我喜歡木頭,編織或自然素材。因為我自己愛去咖啡廳,喜歡咖啡廳裡的角落感或者窗邊下的位置,有時候也可以很隨性招待來客的地方,而L型運用是我很喜歡的方式。
妳對於"品味是要用金錢堆疊起來的"有什麼樣的看法?
我會覺得那是有錢人的騙局,好像你要不停努力賺錢才能獲得你想要的空間。其實你可以選擇自己動手,去上一些手作的課程開始自己動手做,你也可以去逛逛跳蚤市場,你會發現很多不同的靈感,這一切並不難。
為什麼你會想要這樣做?
因為現在的家具好貴且選擇又少。
我從小就喜歡在路上撿東西,
總是希望能夠妝點屬於自己的空間,
也喜歡不定期就將家具們換換位置。
自從國中有了自己獨立小房間後,
總是喜歡邀朋友來自己佈置的小房間來玩。
到高中去住到宿舍後,
也碰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,
那時候兩人在床旁搭建的小空間,
彷彿就是屬於自己的小世界,
雖然因此害我們這件房永遠都是整潔比賽的最後一名(笑),
但到最後我們也把最後一名當作很光榮的事(大笑)。
在路上撿過什麼?
五斗櫃、老書桌、starbuck單人座沙發椅4張、鍛鐵咖啡桌、書櫃、中島、老門、老窗戶、布…………
什麼是第一個撿到的東西呢?
那是在我小學四年級放學回家的路上,看到一個化妝台椅圓筒上面有那種歐式玫瑰花環繞的圓筒小凳,坐上去完全就是公主,那時我相信只要帶這個回家我就可以開始佈置我自己的房間,開始幻想他在我的房間,是多麼美好阿,於是我就把他帶回家了,雖然幾天後就被媽媽丟出去了。
妳最有印象的是哪一個東西呢?
是我在高中時期,與同學一起撿回來的空心磚與木層板那次,我那時多麼渴望生活在我自己喜歡的空間,那種的渴望非常強烈。
我們發覺想要營造自己喜歡的幸福空間有很多不一樣的方式,四月小姐利用自己的興趣一步步打造屬於他的房間,看似隨興擺設又非常有巧思,不一定要花大錢,只要我們夠用心,在微小的事物都是我們幸福空間的來源。另外分享法國攝影師兼廣告導演John Thackwray 對於每個人與他的房間的關係,特別感興趣,他花了兩年的時間,走訪了 26 個國家,拜訪了無數位年輕人的房間。可以看到空間與人的關係,相當有趣。
http://myroomphotos.com/the-project/